服务基地概况
基地概况
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在成长、发展的六十多年里,感恩、奉献、服务大众的理念始终贯穿其中。医院每年都会派出医务人员参与各项救助救援工作,足迹遍及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。2011年5月16日,医院正式成立了眼耳鼻喉科医院志愿者服务队,并向医院职工和社会人士发出号召,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志愿服务。2012年8月被批准为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。2015年被批准为“徐汇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。2017年6月30日正式成立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工作部,跨上新台阶。
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志愿者服务基地自成立至今,始终以“关心社会弱势群体、关注社会公益事业”为目标,遵循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,积极倡导“快乐志愿•助我成长”的理念,坚持走品牌建设的道路,培育和发展优势项目,规范志愿者队伍的管理。
基地荣誉
基地目前共拥有上海市优秀志愿者4人、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志愿者2人,上海市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1人,徐汇区优秀志愿者4人,1人被评为优秀慈善义工,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个、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资助项目4个以及上海市卫生系统“人文关怀•医患沟通”优秀项目1个。 基地被评为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、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徐汇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。
特色志愿服务项目
除了门诊导引等日常志愿服务项目外,基地有上海市青光眼俱乐部、聪聪乐园、新声援好友会、小耳患友会、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、视光小飞侠、聪明之声、鼻咽患友俱乐部、黄斑病患者俱乐部等优秀志愿服务项目,将这一医患沟通模式不断发展推广。医务志愿者们定期组织讲座、义诊咨询、康复指导和联谊活动,以及通过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及时传递医疗、康复发展信息等,这种形式不仅加强了医学专家与患者的交流,使患者增加了相关的医学常识、缓解了心理压力。
开设的常态化项目——“病房探访”,让康复志愿者走进病房,分享康复心得,运用“同理心”技巧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,树立正确的疾病期望值,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,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康复志愿者的社会价值,开创了医患交流的新模式,更促进了医患和谐。